2025年10月17日,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八届三次、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五届三次委员(扩大)会议”在福建省厦门市顺利召开。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周海军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吴海华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第五届名誉主任委员杨炳南等来自全国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龙头骨干企业等单位共计1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。

会议由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八届副主任委员吕黄珍研究员主持。

周海军代表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致辞。他表示,2025年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聚焦高质量发展,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扎实成效。2025年,分会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“2024年度先进专业分会”称号,标准工作组亦获评“优秀标准工作组”,成绩显著。一年来,分会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:一是打造高层次学术平台,品牌年会设立18个分会场、举办近300场报告;二是首创“中包杯”全国大学生包装与食品工程创新创意大赛,吸引全国106所高校1409名学生参与,征集作品404项;三是扎实推进标准建设与成果推广,多项案例入选中国科协成果库。未来分会将聚焦政治引领、学术品牌、标准研究、人才举荐和内部治理五大方向,持续提升服务能力。他表示,本次年会与首届大赛的同步举办,是检验过往、开启新篇的重要契机,期待与各位委员携手,共同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!

吴海华主任委员代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发表讲话,对两个分会近期工作成果表示肯定,并就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。他指出,在秘书处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分会围绕大学生竞赛、行业标准、科技成果评价及出版物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,为行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。面向未来应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:一是凝聚共识,推动智能、绿色、营养健康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与包装领域的创新应用;二是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,推动科技资源下沉,助力乡村振兴;三是积极参与“十五五”国家科技计划布局,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重大装备升级。他表示,分会将持续服务科技人员与企业需求,加强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联动,优化秘书处建设,提升行业服务水平。

随后,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八届总干事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第五届秘书长赵丹做2025年工作报告和2026年工作计划。赵丹在报告中指出,过去一年里,两分会各项工作均有所突破。一是组织建设与学术交流同步推进。两分会持续加强组织建设,目前委员总数近350人,汇聚了行业核心专家。2025年学术年会首次由两家总会共同主办,规格显著提升,吸引700余名代表参会,设置14个专题分会场和4个研究生专场,报告数量超过300个,形成了多层次、广覆盖的学术交流体系。二是编辑出版与标准化工作成果丰硕。分会会刊《包装与食品机械》影响因子持续攀升,已成为机械和食品领域内重要学术平台。持续发布的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》与完成的中国科协决策咨询报告,共同为产业政策制定与科技创新提供了关键依据和科学支撑。在标准化方面,2025年制定6项团体标准,完成7项国家标准和20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,并积极推动国际标准提案,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。三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。包装分会2024年成功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提名资格,2025年推荐项目取得佳绩。在中国科协案例征集活动中,推荐的7项案例全部入库,1项获评成果转化优秀案例。“仿生制面工艺技术装备”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同时,工程能力水平评价工作已培养1721名合格人才,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四是赛事创新与自身建设同步加强。作为年度亮点,两分会成功策划并启动“中包杯”2025年中国大学生包装与食品工程创新创意大赛。大赛采用“自主命题+企业命题”双模式,设立11项企业技术需求作为赛题,参赛项目突破400项,构建了产学研融合新平台。分会还通过健全治理体系、壮大秘书处队伍、搭建官方网站、拜访27家会员单位与组织科普活动等举措,持续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与会员服务水平。
展望2026年,两分会将围绕组织建设、学术年会、编辑出版、标准协同、大赛举办、奖励举荐、成果推广、科学普及、党建与信息化等11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,持续推动我国包装与食品工程、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。
在自由讨论环节,姜绍通、江水泉、牟海津等专家踊跃发言,围绕两会工作与行业未来前景建言献策、凝聚共识,现场交流气氛热烈。

本次委员会议的圆满举行为行业未来一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凝聚了共识。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,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的持续举办,两分会必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大会图片直播
